时间: 2025-06-18 11:18:44 | 作者: 粗中碎设备
文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它向后世展示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最终的楷书,汉字慢慢的变成了了当今世界当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所代表的并不仅只是一个民族亦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字体,它更是对周边的国家以及曾经深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人们所使用的汉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字,而是由繁体字进一步简化而来,只是许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汉字在简化的过程中也曾遭遇了诸多的坎坷乃至挫折,甚至在最后依旧还是失败告终。
1909年陆费逵用这句话阐述了当时中国教育所要面临的困难,复杂的文字以及繁琐的笔画,使得其成为了阻碍教育普及的障碍,因此推广更好记并且通俗易懂的简体字在此刻开始被提出,这一观点很快地得到了很多人士的支持,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的进一步宣传之下,一场汉字改革便由此开始,不过由于文字简化改革并没有正真获得当时国民政府的坚定支持,因此简化改革在进行的过程中,还是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
加上后来战争的爆发,也使得这场汉字改革被迫中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彼时的新中国有将近8成以上的人都是文盲,人才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储备,提高教育普及知识,对于当时的新中国而言已经迫在眉睫,文字改革也就被再次提上了日程,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出版,在其发展的十年间,汉字改革虽然有了诸多的不足之处,然而这次汉化改革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日后的中国汉字简化打下了坚牢的基础。
不过在汉字改革中间,当时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一直到了1973年的时候,文字改革才得以重新恢复,此次的简化工作称之为为二简,只是二次简化改革并未像以前次那般成功,甚至在最后反而还遭到了诸多的批评与反对,中国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在1973年的时候,重启第2次汉字简化方案,在1975年的时候就已经报告给了上级,此次收录了412个简化字,对这些字体当时的上级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上级希望可以加入更多的简化字,只是在当时二简所收录的412个简化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民间调查之后才得出的简体,倘若再增加,只能硬造,由于许多汉字在一简的时候已经做了简化,倘若再将其进行二次简化的话,恐会对汉字体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虽然这次简化遭受到了诸多人的反对,不过在1977年的12月,第二次文字改革的方案还是通过,且在1978年的3月开始,在教科书上实行二简字。
当时二简字正式实行之时,遭受到了各个流派的严厉批评,尤其是当时的语言学家,周有光更是对二简字进行了抵触,他认为很多二简字并无真正的意思,反而是硬生生的造出了一个字体,有些简化字反而相比与之前更加的难以辨认,譬如将病字写成疒,熊字写成厷字,这些都是在二简字当中出现过的字体,这种简单粗暴的简化并不能起到起原本应用的效果,反而更容易将其原本的意义混淆。
二简字的确将复杂的字体简化,然而却不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反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负担,正是这些乱象导致,周有光以及王力等其他23人,要求不要试行二简草案,在诸多的压力之下,最终1978年二简字宣布不再使用,后来文字改革委员会又开始新的修订工作,虽然在1981年的时候已经修订完成,只是在后来的研讨当中,由于各方的意见始终没有办法统一,导致最终的方案始终未能够实施下去。
二简字虽然在1978年就已不再使用,然而在民间所造成的影响却十分的重大,譬如文字混乱,认知困难等现象已在民间出现,最终在1986年的时候,二简字被正式公开宣布废除,进行了将近10年的二简改革,最终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且宣告失败,虽然二简字未取得成功且在其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不过二简字改革所留下的影响却十分的深远,譬如在二简字期许多姓氏都发生了改变,萧姓改作了肖姓,而蓝性则改为了兰性。
当姓氏的二简字使用久了之后,就变成规范,最后导致一些家族当中的子女会出现,明明有着直系亲属却有不同姓氏的现状,其中一些家族当中十分重视宗族传承,在后来的发展当中也始终致力于恢复其原来的姓氏,这些只是二简改革所带来的一部分影响,虽然整体而言,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然而他的失败以及他失败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
首先二简字为何会失败,其实原因便是并未遵循第一次简化中的稳步前进,约定俗成,合理化简介的原则,这些在二简的过程中并未得到实现,相反,操之过急,过度追求简化,使得汉字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一个符号,这样的简化在其最初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在当下,关于汉字应该是简体还是繁体的争论上,依然在喋喋不休,有的人认为繁体字能够延续至今,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简体字却将这些精髓全部磨除,更不可思议的是一部分人叫嚣道:简体字是给为文盲看的,不过对于这部分人的言论,还有一部分人则声称:过于执着的纠结于繁体字,又何尝不是迂腐的象征。
时代在发展与变革中前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着前方,时代的脚步也永远都不可能停止,无论是简体还是繁体,它都是代表着时代的明显特征,简体字是时代发展以及变革下的产物,而繁体字更多的还是历史的见证者,两者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相反两者是能够共同存在的,与其争论不休,何不寻求共存之道,在保证传承的情况下,又能够让文字大幅度的推广下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